五是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实施取得明显成效。
国内电煤定价体制的特殊性使得每年都要上演一场煤电顶牛的戏码,按照惯例,此时发改委应该开始着手布置明年的煤炭衔接会事宜。发改委这一表态意味着长达16年的煤炭价格管制宣告结束,政府彻底退出了煤电谈判。
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完善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取消了传统的煤炭订货会,标志着我国煤炭市场化进程又迈出了重要一步。记者了解到,现在很多电厂和煤企对于明年电煤价格已经谈得比较靠拢。然而,火电企业今年四季度在高煤价的压力下,盈利并不乐观。煤炭订货会的取消,标志着我国煤炭市场化改革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而新的订货机制则更有利于电煤市场化进程的推进。
中国煤炭运销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梁敦仕介绍。在此背景下,新一轮的电煤谈判中,煤炭企业稳占上风。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派公共汽车、鼓励旅馆提供环境证明、在会场安装高效节能灯等措施,他们减少了20%的温室气体排放。
一名英国高级官员说,任何版本的援助协议只能是富国能够提供资金的近似数额,而不可能确定具体金额。此次峰会中,一个最主要问题依然没有结果,那就是美国的最终减排目标是多少。哥本哈根峰会也被希望就向穷国提供100亿美元援助资金、帮助他们对抗气候变暖影响达成协议。尽管美国已经保证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17%,但这仅相当于在1990年基础上提高了四个百分点,美国在哥本哈根峰会上的压力越来越大。
这比预定计划提前了六个月,届时世界各国领导人可能会就对抗全球变暖作出最后决定挪威反对党领导人批评称:如果斯托尔腾贝格告诉每个人乘坐公共汽车或者火车以阻止能源浪费,那么他为什么不自己做出榜样呢?一些环保人士称,这些世界领导人至少可以寻找更加环保的旅行方式,特别是他们并没有认真达成协议。
2007年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气候峰会上,与会代表制造了4.7万吨碳,相当于法国最大城市马赛一天的排放量。美国提出一个在短期内大幅减排的方案非常关键,同时每个与会国家都被要求提高减排幅度。其他人对此也并不乐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波尔说,他依然相信可能达成一个协议,但此后的24小时绝对是非常关键的。他说:如果在哥本哈根峰会上达成一个毫无意义的协议,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因为这只能让我们再次陷入灾难之中。
布朗说,他希望美国能够提出更大幅度的减排目标。但它有助于建立一个全球基础,而不仅仅是少数工业化国家,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系统、更加高效的合作模式。但峰会可能会陷入僵局,人们可能发现,很难达成一个协议。会议进程加快促使气候变化大会主席康妮-赫泽高辞去职务,只负责主持部长级会议,而将更多权限交给了丹麦首相拉斯穆森。
尽管美国已经保证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17%,但这仅相当于在1990年基础上提高了四个百分点,美国在哥本哈根峰会上的压力越来越大。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派公共汽车、鼓励旅馆提供环境证明、在会场安装高效节能灯等措施,他们减少了20%的温室气体排放。
但英国环境大臣埃德-米利班德表示,英国支持在2010年夏季在墨西哥城举行另外一场国际气候峰会。美国总统奥巴马一如既往地乘坐他的空军一号,法国总统萨科齐则乘坐他的空中客车,巴西总统卢拉的总统专机绰号飞行者卢拉。
而此次,豪华轿车只能在零摄氏度的温度中等待接送各国代表。一名英国高级官员说,任何版本的援助协议只能是富国能够提供资金的近似数额,而不可能确定具体金额。为此,他们正在策划于2010年夏季,在墨西哥城再次召开气候峰会。因此,与其在这里空耗,还不如另选时间重新聚集探讨。此次峰会中,一个最主要问题依然没有结果,那就是美国的最终减排目标是多少。米利班德说,官僚政治正在耗尽时间,恐怕在哥本哈根峰会上很难保证达成一个协议。
此外, 中美两国在减排方面的分歧依然很深。《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哥本哈根峰会将遗留众多全球变暖难题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到了最后两天,许多观察家称,气候变化问题最后可能依然无法解决。
此外,协议内可能还包括限制气温升高的长期目标,可能是2摄氏度,也可能是1.5摄氏度。协议中包括美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从富国能够得到足够的财政支持,包括今后3年内富国向穷国提供100亿美元援助。
代表们在海滨别墅中聊天时还开着空调,饱受指责。但是一些分析家说,部长们的谈判也可能不会取得理想成果,最后将遗留很多问题。
皮尤全球气候变化中心的副总裁艾略特·迪林格推测了此次峰会可能取得的结果。米利班德说:我们必须另寻绕开这种官僚主义的途径,因为即使在这里耗尽时间和精力,也无助于达成协议。挪威首相斯托尔腾贝格经常为挪威人提绿色建议,但此次却遭到国内批评。斯托尔腾贝格乘坐他的私人飞机从奥斯陆到达哥本哈根,每天要在两国首都之间飞行一个小时时间。
英国首相布朗坚持称,他已经看穿了这些争议,但不得不接受失败的可能性。丹麦政府的组织者说,他们做每件事都尽量减少碳足迹。
他还对为了谈判而谈判感到愤怒。1997年在京都谈判期间,最后三天的会谈就像无声电影一样。
这比预定计划提前了六个月,届时世界各国领导人可能会就对抗全球变暖作出最后决定。《每日电讯报》:哥本哈根峰会可能陷入僵局 部长们策划墨西哥新峰会尽管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仅仅剩下两天时间,但世界各国领导人依然没有解决几个关键问题,包括各国最后减排目标、如何保证这些个目标实施,以及谁将为推动低碳经济买单等。
一位多次参加全球变暖谈判的外交官说,各国首脑参加会谈,可能让情况更加复杂,最后决定可能要推迟到下次国际气候峰会才能做出。在过去10天中大量未解决的问题,摆到了各国部长的面前。联合国负责环境事务的副秘书长、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齐姆-施泰纳说,如果此次峰会没有达成真正协议,那么最好能在2010年夏季做出重大决定。但是很多官员称,这种协议依然没有最后定论。
直到最后时刻,各国领导人签署了《京都议定书》,尽管美国从未参加这个协议。地球之友发言人阿萨德-莱曼说:这些世界领导人带领大批随员乘坐专机到达机场,再乘坐豪华轿车前往哥本哈根,难道他们没想过,他们到这里来就是要尽可能减少碳排放的吗?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来这里实际上就是为了签署一个减排协议的,那将这就这个地球和所有人类。
在墨西哥城举行另一场峰会的提议是美国前总统、环保主义者戈尔提出的。可是,美国代表已经排除提高减排幅度的可能性,他们称美国提高减排目标是不可能的。
但是这样做无疑承认哥本哈根峰会一事无成,世界将不得不继续挣扎6到12个月。哥本哈根峰会也被希望就向穷国提供100亿美元援助资金、帮助他们对抗气候变暖影响达成协议。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